最近,台灣的電影圈時興採用英語以外的片名。不管是<不能沒有你>的NO PUEDO VIVIR SIN TI (西班牙文,譯:我不能沒有你)、<一頁台北>的Au Revoir Taipei (法文,譯:再見台北);或是本片<酷馬>的fantôme, où es-tu (法文,譯:幽靈,或者是你)。我不知道導演們是基於什麼樣的心情採用這些片名?是單純的喜歡這些字在這些語言裡面的感覺,抑或只是搭上一種時尚潮流?雖然有點老梗,但是<酷馬>的確是部好看的電影。
老梗何在?我會說是漫畫「棋靈王」以及電影<佐賀的超級阿嬤>。主角酷馬生長在單親家庭,與媽媽相依為命。家裡貧窮的他,為了升學,需要靠運動專長來加分。但是家裡沒有錢,媽媽只好跟他說:去練跑步吧!(佐賀的超級阿嬤梗);在一次意外中被打死的他,只有打死他的兇手糖果能看見、聽見他,經過相處,糖果決定加入馬拉松隊,為酷馬而跑(棋靈王梗1);而酷馬最後消失的場面,則跟藤原佐為消失的狀況很像(棋靈王梗2),都令人覺得哀戚。
片中關於鬼(或靈魂)的描述與一般人的印象無異:鬼不能摸到東西、講話不能被人聽見,只有特定的人除外。此外剛死的鬼也找不到家(據說頭七之後才能找到)、七七之後便要投胎(這應該也是酷馬消失的原因)、只有極度生氣憤怒的時候可以移動實體的東西等。
而關於人的設定則是十分寫實,人物所面對的問題更是萬分殘酷。由重男輕女所衍伸的婆媳問題、夫妻不和、孩子性格扭曲,即便是有錢也解決不了這一切種種(更何況還有綠帽問題?);貧窮的單親家庭所必需面對的經濟問題、教養問題、法律問題、心裡調適;失去主將酷馬的馬拉松隊,面臨成績下滑、家長會以及校長的壓力...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做人實在有夠難啊!
人物的表現其實還好,扮演馬拉松教練的藍正龍戲份不多,不過角色揣摩算滿到位的,做為一個體育老師的「氣口」有出來;做為主角的黃遠(酷馬-馬俊安)表現較為沉穩,但是說話有點慢,太柔和也太「好人」了些;女主角鄭靚歆(糖果-汪語唐)的表現則是有漸入佳境的感覺(影片前半段的表現非常生澀,真是急死人了!)。比較令人覺得有趣的是徵信社諸公,賊得很到位也很好笑啊~XDD
所幸片中還給了我們希望:助人助己,以及寬恕。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:酷馬教糖果跑馬拉松、糖果幫酷馬跑,馬拉松隊的成績可以維持、隊伍成員可以靠好成績推甄上好學校、家長會及校長不會施壓、教練不用辭職、教練可以幫助酷馬的媽媽。而寬恕畢竟是化解仇恨的最好方法。只有面對與放下,才不會讓仇恨世代延續下去。片尾的NG片段雖然頗跳tone,但是也不失為一個收尾的好方式,畢竟看到最後真的很沉重啊~現實是那樣的現實,我們都深陷其中而沒有辦法。讓觀眾帶著省思同時笑著離開,我想這就是王小棣導演最誠意的呈現。
「跑馬拉松沒有什麼要訣,就是跑到終點而已。」酷馬,真的很酷喔!
FYI
回覆刪除Fantome, ou es-tu?
應為:幽靈你在哪裡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