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親愛的您,農曆新年快樂!沒錯,每月一次的保戶通訊我又改版啦!有改變才有進步,您說是嗎。如果你有在關心新聞,你會知道有一個說法,說要到「立春」才是正式進入兔年,農曆正月初一還算是虎年喔!更甚者,農曆新年的英文譯名還有 Chinese New Year 以及 Lunar New Year 之爭。而又有人考證,我們農曆年使用的曆法不完全是陰曆,而是陰陽合曆。而為什麼過了那麼久的農曆新年,今年才知道這些事?這些新聞是冷飯熱炒嗎?過去大家其實都不關心嗎?一直以來大家其實都是錯誤的認知嗎?而知道這些知識,又對人生有什麼幫助呢?的確,資訊真的太多了,又瑣碎,若有人能幫你整理整合,給出一個全盤考量後的建議,那才是對人生有幫助的是吧?在理財領域,那個人就是我。
**今年的投資市場,市場認知普遍不會好,而且是一直到2023年底。世界銀行已經警告,全球可能面臨衰退,而全球也都還在看美國老大哥的動作與臉色:升息要升到什麼時候?通膨是否打得下來?目前市場預期美國上半年度還會升息,總幅度為2碼~4碼不等,然後停止升息。一直到2023年底或者2024年初,才有可能降息。那如果是這樣,難道就要等到年底或者明年初才開始投資嗎?當然不是。現在就可以開始布局了(股票型基金),因為市場何時會反轉我們並不知道,但是現在處於相對低點是可以肯定的。有勇氣進場撿便宜的人,才有獲利的機會。而停止升息後,債券型基金(高收益債、新興市場債)也會是個不錯的買點。其實市場處處有機會,只是你還有勇氣嗎?還有銀彈嗎?而且基金你會挑嗎?會買嗎?會賣嗎?
***雖然現在講還早,但早知道就是布局的好機會。台灣壽險業者將於2026年與全球同步接軌 IFRS 17 以及 ICS。IFRS,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 Standards,國際財務報導準則,旨在讓台灣保險公司的會計制度與國際一致。ICS,Insurance Capital Standards,保險資本標準,旨在規範保險業清償能力。兩者的推動都是為了讓保險業更進步。那麼這樣的推動會有何影響?簡單來說,保險業的獲利能力基本上來自四個面向:利差、死差、費差、解約金。【利差】:保費資金報酬率與保險商品預定利率之差。這個影響最大,因為過去台灣保險業賣了很多高利儲蓄險,現在都進入給付期,造成保險業沉重的負荷。【死差】:實際死亡率與預訂死亡率之差,隨著均餘命的增加,保險業給付的時程延後,收到的保費資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創造利潤。這方面對保險業有利。【費差】:固定成本的攤提,隨著科技進步、電子化的推動,固定成本逐漸下降,這方面也對保險業有利。【解約金】:其實保險契約在到期之前解約,都會有解約金的產生(因應各項成本),會從你已繳的保費裡扣掉。這個法律有規定,也記載在保險契約理,只是多數人不清楚,保險業務員也不會特別講。但社會大眾普遍有經驗及共識,就是「儲蓄險到期前解約不划算、會虧損」。那麼即將在2026年1月1日上路的 IFRS 17 以及ICS,對消費者購買保險商品會有什麼影響?簡單來說:就是「終身型保險即將消失」!去保證化、去終身化、回歸保險商品的低保費保高保障本質,將是未來保險公司出商品的重要考量。依此看來,終身型醫療險的影響會最大,包含:終身型住院日額險、終身型手術險、終身型重大傷病險、終身型癌症險等。關於終身險與定期險的網路論戰很多了,老話一句:只有最適合、沒有最好,一切都要依保戶的實際狀況來做規劃。那麼大概什麼樣的人適合終身險呢? 1. 預算較充足的人 2. 年齡愈小的人。 一樣,找我來商談是最好的。因為我是CFP®啊!
以下為本月要與您分享的閱讀資訊:
【專業雜誌內容精選】(理財顧問雜誌405期、現代保險雜誌409/410期)
《趨勢》1. 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,定義:65歲以上人口超過20%
《保險及保險業》
1. 台灣保險業將於2026年同步接軌 IFRS 17, ICS
2. 截至2022年底止,防疫雙險理賠已突破2,100億元
3. 中風保險規劃三進程:住院型保險、一次給付型保險、長照險
4. 雇主意外責任險,將勞基法補償責任列為除外責任
《健康及統計數據》
2. 企業:員工規模5人以上之公司行號
1. 台灣保險業將於2026年同步接軌 IFRS 17, ICS
2. 截至2022年底止,防疫雙險理賠已突破2,100億元
3. 中風保險規劃三進程:住院型保險、一次給付型保險、長照險
4. 雇主意外責任險,將勞基法補償責任列為除外責任
《健康及統計數據》
1. 胰臟癌5年存活率不到5%,發現時有80%已無法手術治療(台灣癌症死亡率第七位)
2. 台灣民眾平均每天吃進8.3克的食鹽,鈉攝取超標38%→易造成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
3. 台灣女性30歲自然流產率為10%、35歲為25%、40歲為50%
4. 台灣每100名新生兒,就有3名患有先天性疾病或缺陷
5. 台灣人18歲以上三高罹患率:高血壓27%、高血脂26%
6. 台灣人平均退年齡為63歲
7. 台灣人平均不健康餘命為8年
8. 台灣每年機車事故死亡約1800人、行人事故死亡約400人、汽車事故死亡約200人
9. 台灣有30%民眾一張保險都沒有
10. 台灣有超過600萬人,無法用商業保險來補健保不足之處→本身有體況不與承保
2. 我的證照:CFP®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,及其他7張金融相關證照
3. 我的榮譽:MDRT、IQA、IDA、三商(高峰、周年慶、鳳翔)
4. 我的年資:2011年11 月至今
5. 我的專業:全方位理財規劃(創富、守富、傳富、退休規劃、稅務規劃)
6. 我的商品:人身保險(保人的)、財產保險(保非人的)
7. 我的服務:保單健檢、保險規劃、契約變更、理賠服務、資訊更新、理財建議
2. 台灣民眾平均每天吃進8.3克的食鹽,鈉攝取超標38%→易造成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
3. 台灣女性30歲自然流產率為10%、35歲為25%、40歲為50%
4. 台灣每100名新生兒,就有3名患有先天性疾病或缺陷
5. 台灣人18歲以上三高罹患率:高血壓27%、高血脂26%
6. 台灣人平均退年齡為63歲
7. 台灣人平均不健康餘命為8年
8. 台灣每年機車事故死亡約1800人、行人事故死亡約400人、汽車事故死亡約200人
9. 台灣有30%民眾一張保險都沒有
10. 台灣有超過600萬人,無法用商業保險來補健保不足之處→本身有體況不與承保
【金融業新聞精選】
《趨勢》
1. ChatGPT風行,比爾蓋茲:AI將取代白領工作
2. 2022年台灣大學生人數跌破100萬人,2028年將跌破80萬人,產業將長期缺工
3. HSBC預測:美國聯準會將於2月升息2碼然後暫停升息
《總體經濟》
1. 世界銀行:預測2023全球經濟成長率為1.7%,警告全球瀕臨衰退
2. 台灣國發會發表景氣燈號,2022年11月為藍燈(低迷)
3. 2022年幣圈蒸發1.7兆美元
《國際動態》
1. 歐、美、英、日央行均暗示,2023年將持續升息
2. 中國2022年人口數減少85萬人,為61年來首度負成長
3. 樂施會:2020以來全球新增42兆美元財富,其中63%流入1%超級富豪口袋
4. 歐洲天然氣進口量增加70%,價格跌回俄烏戰前水準,俄羅斯勒索歐洲宣告失敗
《國家政策》
1. 房貸利息補貼年後推出,最高補足2.5碼,鎖定名下只有一戶且自用者,為期一年
2. 中小企業適用擴大書審, 若111年收入淨額較前三年任一年少30%,適用純益率可打八折
《房地產》
1. 「平均地權條例」部分條文修正案前三讀通過,投資客、私法人影響最大,不溯及既往
2. 顏炳立:自用型買家2023第二季是不錯進場點
《金融業》
1. 2022年底壽險業登錄人員共37.5萬人,比2021年少1.26萬人
2. 金管會:小額終老保險自2023年5月起,開放每人最多限購四張、保額合計最高90萬元
3. 國內14家金控,2022年獲利2,832.4元,較2021年減少約51%
《產業要聞》
1. 台塑四寶去年第四季全數轉虧,合計年衰退62.5%,最快年後、最慢第二季反彈
【關於我】
1. 我的學歷: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畢業(一般生、正取)2. 我的證照:CFP®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,及其他7張金融相關證照
3. 我的榮譽:MDRT、IQA、IDA、三商(高峰、周年慶、鳳翔)
4. 我的年資:2011年11 月至今
5. 我的專業:全方位理財規劃(創富、守富、傳富、退休規劃、稅務規劃)
6. 我的商品:人身保險(保人的)、財產保險(保非人的)
7. 我的服務:保單健檢、保險規劃、契約變更、理賠服務、資訊更新、理財建議
【請幫我介紹】
1. 高所得個人:企業主、醫師、中醫師、牙醫師、律師、會計師、建築師、教授、老師、高科技產業工程師2. 企業:員工規模5人以上之公司行號
【尋求合作對象】
1.【換工作】(18~40歲)想要追求高薪、找工作、換工作、剛離職、想離職的朋友2.【講座】公司行號之保險、理財講座;校園之就業、職涯講座
3.【商務合作】會計師、地政士、銀行業、證券業、信託業、鑑價師、企管顧問
【上期文章回顧】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