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記得我在2023年1月號的顧問通訊中曾說:2026年台灣將與國際接軌 IFRS 17 以及 ICS,影響是「終身型保險即將消失」。也就是過往繳20年可以用一輩子的保險,之後都會變成像車險那樣每年繳費、有繳有效的樣態,而且會有繳費年限,也就是到了某個年齡,就到了繳費年齡的上限,保險公司就不讓你繳費了,當然保障也就結束了。不過現在是2023年,還有3年讓你「想一下」。另一個時程比較近的新政策,是金管會針對投資型保險所訂的規範,即將在 7/1 上路。也就是剩下3個月的時間了。那金管會規定了些什麼呢?大部分是關於類全委保單。首先來說明,何謂全委(全權委託)?你全權委託我去操盤做投資,就是全委。你委託保險公司,保險公司再委託投信投顧公司去操盤做投資,就是類全委(中間多一層,所以叫「類」)。那為什麼會有類全委投資型保險?那是因為,一般在銀行,你要享受全委服務,在銀行的資產要達到一定的門檻,比如說三、五百萬;而買類全委保單,門檻低很多,一般最低門檻是30萬元新台幣或者1萬美元。這樣的保險多是年金保險。購買投資型年金保險(類全委保單),你只要選擇與保險公司合作的投信投顧公司(的標的)就可以了,接下來其實就可以不用管了,每月的撥回金額,看是要直接匯到帳戶,或者是再投入購買相同標的,或者是都要,都是可以的。像這樣子的投資標的,每月有領息,我個人是認為比較像單筆投入的「債券型基金」。那你一定會問,我幹嘛不直接去買債券型基金就好?我想主要的差異有:1. 專業與省時(全職專家 vs 業餘的你);2. 配息率是否固定(類全委固定、債券型基金不定);3. 投資組合分散性(超過10檔、20檔嗎,你有心力管理?)。類全委保單的投資標的,多是組合式基金,也就是基金經理人買的標的,也都是基金,等於是這些標的經過了二層的篩選。那7/1起的金管會新制,限制了些甚麼?A. 非投資等級債(垃圾債)基金上限10%,與新興市場債基金合計上限20%。要知道,信用好的債券配息少、信用差的債券配息多,組合起來構成一檔標的的配息率。這當中的搭配,專業投資機構自有盤算。那這個規定,表面上的用意,是要保護消費者(怕債券型基金倒閉導致配得少?怕配得太多配到本金?怕淨值下跌?),事實上真的保護得到嗎?年金險的本意,是創造穩定的現金流,就像大家熟知的勞保年金、公保年金、私校年金一樣。之所以會把一部分資產配置到年金保險,每個人都有他的考量。而投資本來就是會經歷景氣循環,十年河東,十年河西;專業的投資機構都知道如何在市場大好時大賺一筆,在市場不好時持盈保泰。而限制投資比例,如此綁手綁腳,實在是前所未見!哈佛、劍橋的校務基金,會有如此荒謬的規定嗎?B. 淨值低於80%,禁止配息。我認為這也是假議題。又是好像要保護消費者的措施。消費者會買類全委保單,本來就是著眼於每個月穩定的配息,假設每年固定領回7%,15年就可領回一個本金。領越多次,回本時間越快。現在的景氣循環大約3-5年一輪,給你8年一輪好了,15年也有兩次景氣循環。一時的淨值上下,真的就是一時。短時間不想被罵,長時間卻犧牲了消費者的權益,這樣真的是在保護消費者嗎?君不見市場上的南非幣基金之類,年化配息率超高,但淨值早已跌了30%、40%、腰斬,甚至更多,那消費者有被保護到?C.只准「現金撥回」,禁止「單位撥回」。就是只能發現金股利,不能發股票股利的概念。哈囉?你們真的是金管會嗎?強迫消費者領單利,不准消費者用複利創造價值,WTF?D.保單滿六年才准提供加值給付(現行為三年)。加值給付呢,是保險公司提供給類全委保單保戶的優惠(提高保價金)。保險公司有競爭,願意給保戶更多的權益,受惠的就是保戶。就像這次的行政院普發6,000元,本來是連假過後才要發放,但有銀行偷跑,逼得其他銀行也被迫跟進,因此大家都提前領到錢了。消費者都受惠,這就是競爭的本質。那你今天下了一個規定,所有保險公司就會遵守這個規定,大家都按照最低標準做事,消費者就無法受惠。就好像過去的22K方案,不知害慘了多少人,圖利了多少企業。所以這個規定,在我看來也是 non-sense。說了這麼多,結論就是7/1以後的年金保險,條件會跟現在很不一樣!聰明的你,我想心中一定有所盤算。不如來找我詢問啊!我CFP®耶!
【數據觀察站】
*台灣國發會景氣燈號:藍燈(10分)(2023年2月)、連4個月藍燈
*美國聯準會升息:2023年2月升息1碼、3月升息1碼 (2023年累計2碼、2022年累計17碼)
*台灣央行升息:2023年3月升息0.5碼(2023年累計0.5碼、2022年累計2.5碼)
【專業雜誌內容精選】(財務顧問雜誌407期、現代保險雜誌411/412期)
《趨勢》
1. 疫後趨勢A:客戶開始花他們沒有的錢(心態:萬一明天就死了?)【專業雜誌內容精選】(財務顧問雜誌407期、現代保險雜誌411/412期)
《趨勢》
2. 疫後趨勢B:未來稅率可能會節節攀升(各國都在研擬提高遺產稅率)
3. 因為缺乏主動收入,高齡者反而容易被說服投資高報酬商品(但相對伴隨高風險)
《保險及保險業》
2. 截至2022年底,全台壽險業務為37.5萬人,較2020年減少2萬人
3. 消費者買保險心態分兩種:消費(便宜、有買就好)、購置資產(為了特定效用)
4. 購買一年期保險、定期險,就像「租保險」、「租房子」的概念
《健康及統計數據》1. 台灣成年人肥胖或過重率達到 47.9% (BMI>27)
2. 台灣每25分鐘就有一人因菸害而死亡
3. 台灣每年平均新增16萬名糖尿病患友,壽命平均減少10.34年,成人罹患率11%
4. 國人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
5. 國人醫生平均長照需求為8.5年,每月平均需要3-5萬元照護費用
【金融業新聞精選】(2023年3月)
《趨勢》
《金融業》
【關於我】
1. 我的學歷: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畢業(一般生、正取)
2. 我的證照:CFP®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,及其他7張金融相關證照
3. 我的榮譽:MDRT、IQA、IDA、三商(高峰、周年慶、鳳翔)
4. 我的年資:2011年11 月至今
5. 我的專業:全方位理財規劃(創富、守富、傳富、退休規劃、稅務規劃)
6. 我的商品:人身保險(保人的)、財產保險(保非人的)
7. 我的服務:保單健檢、保險規劃、契約變更、理賠服務、資訊更新、理財建議
【請幫我介紹】
1. 高所得個人:企業主、醫師、中醫師、牙醫師、律師、會計師、建築師、教授、老師、高科技產業工程師
2. 企業:員工規模5人以上之公司行號
【尋求合作對象】
1.【換工作】(18~40歲)想要追求高薪、找工作、換工作、剛離職、想離職的朋友
2.【講座】公司行號之保險、理財講座;校園之就業、職涯講座
3.【商務合作】會計師、地政士、銀行業、證券業、信託業、鑑價師、企管顧問
【上期文章回顧】
《健康及統計數據》
2. 台灣每25分鐘就有一人因菸害而死亡
3. 台灣每年平均新增16萬名糖尿病患友,壽命平均減少10.34年,成人罹患率11%
4. 國人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
5. 國人醫生平均長照需求為8.5年,每月平均需要3-5萬元照護費用
【金融業新聞精選】(2023年3月)
《趨勢》
1. 世界銀行示警,全球經濟恐陷失落10年,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恐跌至2.2%(2030前)
2. 2022年台北市淨遷出2.7萬人,比前五大淨遷入人口都市合計還多
3. 美國開辦「以防養老」60年,比率仍只占傳統房貸 1%,未來仍難辦
4. 台灣女性不婚但買房占比增加
5. 台灣最大退休潮啟動,378萬人陸續退休(47~55年次),下一波為65~71年次
《總體經濟》
1. 美國聯準會3/23宣布升息1碼
2. 市場預測美國今年只會再升息1次
3. 台灣央行3/23宣布升息半碼,房貸利率突破2%
《國際動態》
1. 法國總理馬克宏強推退休年金改革,造成全國大罷工
2. 美國PTP (Publicly Traded Partnership 公開交易合夥事業)稅制上路,投資美股、ETF可能被課稅10%
3. 美國矽谷銀行(SVB) 3/10宣布倒閉
4. 瑞士信貸(Credit Suisse)最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 3/15傳出不願再挹注資金,造成危機
4. 瑞士銀行(UBS) 3/20宣布以30億瑞郎收購瑞士信貸
5. 習近平掃蕩中國金融圈,中國銀行、中國人保董事長雙雙辭職
6. 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:中國正在限制資金流出,他個人就受到影響
7. 特斯拉宣布全面改用無稀土永磁馬達,中國稀土礦商股票大跌
《國家政策》
1. 行政院普發6,000元原定4/6入帳,多家銀行提前、跟進
2. 行政院:虛擬貨幣將由金管會監管
3. 財政部國際司:2022台版CRS交換14.6萬筆資料給英、日、澳
4. 機車舊換新退稅4,000元,不限同車主
5. 主計處:今年五月調升勞保老年年金,最高調幅7.2%,預計66萬人受惠
6. 3/20防疫新制上路,新冠輕症確診免通報、免隔離,防疫險不理賠
7. 國稅局:營業稅選案查核,4月啟動,預估至少3萬家
《房地產》
1. 新北擬推屯房稅,非自住一戶1.5%、二戶2.4%、三戶3.6%
2.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完成,私法人買房將採許可制,私法人趁落日前搶進豪宅
3. 容獎政策誘人,都更面積創新高,北市6成新案供給來自重建
《金融業》
1. 台灣產險業2022年虧損將近1,700億元
【關於我】
1. 我的學歷: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畢業(一般生、正取)
2. 我的證照:CFP®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,及其他7張金融相關證照
3. 我的榮譽:MDRT、IQA、IDA、三商(高峰、周年慶、鳳翔)
4. 我的年資:2011年11 月至今
5. 我的專業:全方位理財規劃(創富、守富、傳富、退休規劃、稅務規劃)
6. 我的商品:人身保險(保人的)、財產保險(保非人的)
7. 我的服務:保單健檢、保險規劃、契約變更、理賠服務、資訊更新、理財建議
【請幫我介紹】
1. 高所得個人:企業主、醫師、中醫師、牙醫師、律師、會計師、建築師、教授、老師、高科技產業工程師
2. 企業:員工規模5人以上之公司行號
【尋求合作對象】
1.【換工作】(18~40歲)想要追求高薪、找工作、換工作、剛離職、想離職的朋友
2.【講座】公司行號之保險、理財講座;校園之就業、職涯講座
3.【商務合作】會計師、地政士、銀行業、證券業、信託業、鑑價師、企管顧問
【上期文章回顧】
留言
張貼留言